“科学家精神”走进方家胡同小学,史军讲述袁隆平“禾下乘凉梦”

14次阅读

“虽然三位科学家的研究都和植物打交道,但是严格来说只有钟杨研究的是植物学。袁隆平研究的是农学,屠呦呦研究的则是植物化学方面。”11月4日,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走进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讲述袁隆平、屠呦呦、钟杨三位科学家的故事。当日,方家胡同小学第一届科学节也正式启动。

“科学家精神”走进方家胡同小学,史军讲述袁隆平“禾下乘凉梦”史军走进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讲述三位科学家的故事。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摄

本次活动也是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和新京报社联合举办的“精神之光照亮未来 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之一。

史军讲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有谁未来想成为科学家吗?”课堂刚开始,史军就向方家胡同小学的同学们抛出了问题。看到不少同学举起手,史军表示“其实以后,同学们中未来能有4、5位走上科研岗位,就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但这并不代表了解科学家精神是无用的,科学家精神在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引领作用。”

接着,史军向同学们讲述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屠呦呦发明青蒿素、钟杨在青藏高原收集种子库的故事。

“这张表列出了中国历史上粮食产量的变化。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粮食亩产就到了200多斤,但是直到清朝亩产也只有367斤。也就是说,人们努力了两千多年,也只把粮食亩产提高了100多斤。可是通过杂交水稻的技术,现在的粮食亩产是1000多公斤。”听到史军的讲述,同学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呼,也在一串串的数字中切实感受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

史军告诉同学们,水稻杂交的难点在于,水稻是一种雌雄同花、自花授粉的植物,而雄蕊是干扰授粉杂交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解决水稻杂交种中自花授粉的问题?”方家胡同小学六年级的刘旻皓大开脑洞地说道,“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把水稻的雄蕊基因消除,或者直接把水稻上的雄蕊给摘掉。”

史军对刘旻皓“异想天开”的想法表示了认可。“当时真有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并且付出了行动,去一株一株地把水稻的雄蕊摘掉,但是都失败了。最终是袁隆平在1966年提出了将水稻与不长雄蕊的植物进行杂交的方案,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史军讲到,袁隆平曾说过他做过一个“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史军告诉同学们,科学家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穿着白大褂、头发爆炸的科学怪人。“科学家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希望这次讲座,能在大家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在未来能够生根发芽。”

“科学家精神”走进方家胡同小学,史军讲述袁隆平“禾下乘凉梦”互动环节,同学们向史军提问。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摄

“种子储存时间太长不能发芽了怎么办?”“温度对种子发芽有什么影响?”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问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同学提问“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的梦想真的可以实现吗?”

史军坚定地告诉同学们“能。”他讲到,我国现在在水稻杂交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其中一个进展就是培育出了可以收割多次的多年生稻。袁隆平所提到的像高粱那么高的水稻也在研究中。“当然,要实现这个梦并不容易,需要在座的各位努力加油。”

让孩子们接触到真正的科学

在课堂上频频举手的刘旻皓告诉记者,她一直对植物很感兴趣。“我觉得一些特别的植物很有趣,比如猪笼草为什么可以吃虫子?这次还在讲座上了解到杂交水稻是如何授粉。”她表示,听了这次讲座自己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觉得科学家精神就是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科学家精神”走进方家胡同小学,史军讲述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方家胡同小学 校长杨毅宣布第一届科学节正式启动。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摄

在讲座最后,方家胡同小学也正式宣布第一届科学节启动。该校科学老师郝子婧表示,方家胡同小学在平时的科学课堂上就比较注重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今年学校是把科技节升级为科学节。以往的科技节更关注科技比赛活动,如今的科学节在关注科技比赛之外,会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郝子婧介绍,在科学节中,学校将会举办丰富的活动,比如将植物结合古建的探索,邀请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进校园讲座,与美术学科融合绘画科学家画像等等。“我们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授了自己所知道的,而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则能进一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史军表示,“科学家进校园”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孩子能接触到真正的科学。“有的时候,孩子以为的科学和真正科学家做的事是有出入的,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是特别遥远的事情。我在分享中也提到,很多科学家研究的内容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儿,科学家也会遇到困难。尽早地让孩子们接触到科学的内核,拉进科学家和孩子们的距离,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也需要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到科学家所做事情真正的价值和贡献在哪里。”

“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应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像方家胡同小学,依托自己校舍的古建筑优势,就可以开展古建与植物如何共生的探究。有些人更喜欢研究最新奇前沿的科学,但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还是需要有人做的。”史军说道。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

“科学家精神”走进方家胡同小学,史军讲述袁隆平“禾下乘凉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