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

11次阅读

11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与会的中外嘉宾探讨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中美欧绿色合作、企业跨行业生态合作的关键策略等。论坛期间,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发布《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报告,强调全球协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性,提出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政策协调和供应链转型来构建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反对将贸易壁垒作为应对气候问题的手段;确保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绿色转型中有平等参与和受益的机会,推动公平的绿色转型。

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

11月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绿色产能过剩了吗?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中国一半以上的能源生产来自可再生能源,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全球绿色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额达到1.16万亿美元,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国,在全球占比达到14.6%。

王辉耀指出,现在国际上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绿色产能过剩”。但是,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远未达到所谓的“产能过剩”。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将达到4500万辆,需求量非常大。截至到2023年,中国只出口了120万辆电动汽车,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需要达到820吉瓦,但是目前只达到了目标的四分之一,远未达到产能过剩的程度。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短缺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以帮助其实现低碳转型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因此,各国应致力于通过开放和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促进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全球流动,避免将气候议题政治化或经济工具化。任何阻碍全球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政策,特别是过度的贸易限制,将使全球气候合作更加复杂化,削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对此,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分享了自己在新疆乌鲁木齐见到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厂,总装机容量4GW,未来还会扩展到8GW。4GW相当于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阿尔及利亚所有的新增清洁电力。“中国政府有非常大的新能源布局,能够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他明确表示,中国是全球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

他表示,如果说中国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产能过剩,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非常不错的绿色公共产品,这恰恰是我们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可以预见,全球绿色经济将快速地发展,需要更多的绿色产能,也需要更加公平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实惠的绿色公共产品供给。

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此外,红旗、蔚来、华为、吉利等等也在不断推出新款电动汽车。目前,在这一领域,中国已有十多家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他强调,贸易是双向的,美国和欧洲的产品可以在中国取得成功,中国的产品也可以进入到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双方企业发展和各国的利益。

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

与会嘉宾围绕“中美欧视角下的绿色合作”主题进行对话。

构建多边绿色贸易机制

今年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30周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WTO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尽管WTO并没有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规则,但是WTO为解决气候变化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拉米指出,WTO推动了贸易开放,一是因为这将有利于专业化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分配资源;二是有利于改善环境,比如通过对碳排放定价,也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取消对一些重要环境产品的关税。在这里,环境产品是指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控制气候变化的产品,包括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空气污染等方面的产品。如果这个谈判能够达成协议,将会在全球的范围内大大降低环境产品的交易成本。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美欧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体,如何形成合力。”帕斯卡·拉米指出,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绿色政策,欧洲有自己的绿色政策,美国也有相关的政策,为此我们需要加快合作步伐,共同制定可持续贸易规则,通过流畅的贸易来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中美欧三方在可持续贸易方面可以进行对话和合作,这将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一个多边贸易体系使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更加健康、更有幸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

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令人担心的是,最近有少数的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单方面提高关税或者采取歧视性的补贴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违反WTO最基本的多边规则,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贸易伙伴的贸易报复措施,直接阻碍了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不应违反多边贸易规则,更不能以削弱多边贸易体制为代价。各国的实践证明,由于绿色转型成本很高,在前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因为仅靠市场力量是无法实现绿色转型的。但无论是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还是财政补贴,都应当遵守WTO的既有规则。借应对气候变化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不仅无助自身经济的绿色转型,而且也将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塑造绿色产业链

企业本身的转型如何驱动可持续贸易,可持续发展实践如何塑造绿色供应链、提升资源效率、推动跨行业合作与创新?与会的中外企业分享了在全球化的市场上,给全球消费者提供的绿色转型的模式,为全球的可持续贸易创造新的机遇。

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表示,虽然美国现在很多声音反对ESG(英文Environmental、Social和Governance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但是对中国企业说,ESG却成为推动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所有的碳减排和绿色发展背后是高科技,这个高科技在中国被定义为“新质生产力”,特指那些自主创新的、颠覆性的、前沿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将带来新产业新业态。

对此,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领军企业——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广彬表示认同。他说,“应对绿色技术壁垒举措反而促进了光伏产业在ESG领域的合规发展,实现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从制造到经营各方面的改善。”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光伏和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晶澳整个制造过程中使用清洁电力的比例越来越高,去年,清洁电力使用率已经达到近30%,并向世界承诺在2050年企业实现碳中和。

不仅是能源企业在推动绿色发展,还有很多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也做出了努力。美国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亚太区首席增长官谢长安分享了作为一个食品饮料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尝试。

她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食物系统,并且是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全方位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捕捞业等等,以及食品饮料的生产、制造、运输各个环节。因此,食品饮料行业在减排方面承担着非常大的责任。

以乐视薯片为例,减排从每一颗土豆开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可再生农业探索出一个贯穿于整个价值链的减排举措,贯彻执行到生产、制造、运输各个环节,与上下游企业同频共振。比如,在土豆种植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监测土壤和植物的生长,进行精准施肥和精准灌溉,再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合理减少土壤施肥、用水。在制造环节,使用土豆皮来发电,并与中石化签订绿色订单,购买清洁电力。在销售环境,通过绿色的经营理念去深度影响消费者。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迫在眉睫的威胁,全球贸易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气候友好型全球贸易体系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可以帮助绿色产业应对复杂贸易环境,同时推动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实现国际贸易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

文章选自今日中国,2024年11月12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