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遍地的“田鸡”十几年看不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拼命回归

14次阅读

记者今天(11月14日)从青浦区朱家角虎纹蛙等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获悉,经过多年努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的重新引入和扩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栖息地内准备越冬的虎纹蛙个体达到约200只,如果能够顺利越冬,将成为未来上海虎纹蛙野生种群不断壮大的“火种”。

曾经遍地的“田鸡”十几年看不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拼命回归

受到保护的栖息地稻田,成为虎纹蛙的乐土。

“修旧如旧”还要保持住

虎纹蛙,是无尾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蛙类,是蛙界的“大块头”,成年个体体长可达12厘米,体重接近半斤。本世纪前,虎纹蛙还广泛分布在青浦、嘉定、宝山、松江、浦东等地,但此后数量锐减。

2000年,历时4年的上海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公布了结果,由于城市发展、环境污染和大量捕食等,当时的虎纹蛙已从上亿只减少到万余只。最近几年,野生虎纹蛙更已经少到近乎“隐身”,很多资深的野生动植物爱好者抱怨已经十几年没看到过野生虎纹蛙了。

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摄食对象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甚至幼小的鸟类和哺乳类。它们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相当长时间不至于饿死。可即使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也敌不过生境的严重退化。

“虎纹蛙的重新引入和扩繁,并不是引入一批虎纹蛙放在栖息地里那么简单。”上海自然博物馆生态学博士谢汉宾表示,生境的“修旧如旧”是关键——在修复生境时,要尽可能还原以前上海本地野生虎纹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它们祖先熟悉的稻田和池塘,还要有蟋蟀、蝗虫、蝶蛾、蚯蚓、螺、小鱼等本土生物作为食源。

水活和岸通也是生境改造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两栖类生活的水系要连通,同时,水陆交汇处的坡度不宜超过30°,而且要泥质的生态驳岸,为两栖类的扩散、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研究人员还发现,“大江大河”并不适宜两栖类生存,栖息地内应根据地势高低设置水面适中的若干池塘,彼此相连,形成梯度,确保水体的流动性,池塘中最好有生态岛或种植大量沉水和浮水植物,为蛙类提供停歇附着物以及觅食场所。

专家指出,上海野生动物栖息地有一个普遍特点:人工改造,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容易受外界干扰。上海目前几处蛙类栖息地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

因此,栖息地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还要将适宜蛙类繁衍生息的生态系统稳定保持住。谢汉宾介绍,栖息地在水流水质的管理上下了大功夫,例如,在水稻生长周期内,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调节水位的高低;在栖息地水质不佳时,加速水体循环;天气炎热时,定期灌水,保持蛙穴的湿润和凉爽。

此外,为了防止栖息地内的虎纹蛙外逃或遭到白鹭的捕食,栖息地在边界和虎纹蛙密集分布区域加装了防护网,还有专人巡视,定期打捞枯死的水生植物、割除岸边的入侵植物。

曾经遍地的“田鸡”十几年看不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拼命回归

虎纹蛙捕食中华蟾蜍。 谢汉宾摄

曾经遍地的“田鸡”十几年看不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拼命回归

藏身洞穴内的虎纹蛙。 谢汉宾摄

野生蛙类锐减至6种

谢汉宾坦言,目前约200只虎纹蛙“幸存”,已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但还没到高兴的时候,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比如,资料显示,虎纹蛙每次可产卵700粒到2000粒,人工养殖环境下可达4000粒以上,在栖息地内,虎纹蛙每次的产卵量平均只有约200粒,“说明我们修复的生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还要继续减少人为的影响,因为野生虎纹蛙抗干扰能力差,在喧闹的环境下很难抱对、产卵,甚至连饭也不想吃。”

虎纹蛙的遭遇是上海蛙类危机的缩影。据文献记载,上海分布的蛙类曾有14种。上世纪80年代,还有13种。2013年至2015年开展的上海市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发现,无斑雨蛙等也难得一见,只有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饰纹姬蛙、中华大蟾蜍、北方狭口蛙等6种野生蛙类可以找到踪迹。

有识之士已经行动起来。紧跟虎纹蛙,上海无斑雨蛙的重新引入和扩繁工作也将迈出重要一步。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郭陶然透露,经过七八年的准备,一片位于奉贤的农场被相中,经过改造后,城市荒野工作室从安徽引入蝌蚪并繁育的无斑雨蛙将在这片区域野放。

虎纹蛙在青浦、无斑雨蛙在奉贤能够顺利繁衍生息,将有助于止住上海蛙类近年来不断减少的颓势,还能为有机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让“呱声一片”回归都市田园,希望能早日实现。

曾经遍地的“田鸡”十几年看不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拼命回归

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引入蝌蚪后养大的无斑雨蛙,目前已成功繁育300多只。 受访者供图

曾经遍地的“田鸡”十几年看不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拼命回归

图片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来源:上观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