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16年,双11退出C位

11次阅读

【狂欢16年,#双11退出C位# 】#双11 数据不再是唯一指标# 10月11日,抖音电商抢先拉开了“双11”大促帷幕。紧随其后,10月14日正式开启,阿里、京东、拼多多同日开战。

史上最长的“双11”延续一个月,却在11月11日这天,显得最为“平静”。

没有晚会,不再发布数据。16年后的“双11”,正在回归一个普通的购物节。

从某种程度说,晚会曾是“双11”为自己造的最大的优势。2016年,各路海内外顶流齐聚,猫晚达到众人心目中的顶峰。

一家电商企业为了卖货,从线上狂欢到了线下,大众对“双11”的关注,从舞台上的每个明星大佬到仓储物流的每个细节,即便今天拿来复盘,也是不可复制的剧本。

主角的光环同样耀眼。那一年,“双11”的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人们相信这个数字迟早会突破万亿。

那时候,阿里身边还看不到有威胁的对手。腾讯对电商的布局放弃了自营改为投资,抖快还在应用层面集中发力,挑战彼此。京东还没向全品类开疆拓土,拼多多则刚成立一年,才拿到B轮融资……

没有人能预料到,多年后阿里身边强者如云,“双11”归于平淡,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经狂奔的“双11”,以压力测试催熟整个电商生态。

“双11”整套逻辑执行起来行云流水,品牌大打折扣,平台疯狂导流,消费者负责出钱,玩家相互感染,疯狂消费。

这个购物狂欢像一场极限挑战。

它需要应对货不对板、网页崩溃、支付系统卡死、物流爆仓等各种突发情况,平台、物流、买家、卖家一路解题,不断完善流程、升级技术平台,以满足直线上升的消费需求。

如今,类似的困难早就迎刃而解。电商平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付层面开始“拆墙”,商家不再押宝全年业绩,消费者出手更加谨慎,政府补贴扮演重要角色。

和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的购物节相似,“双11”主动退出“C位”,其实也是电商行业深度转型的缩影。

属于阿里的“双11”,也不再只属于阿里。京东、拼多多、抖快、小红书都在流量角逐中,抢跑、抢量,全周期博增长。

传统电商遭遇瓶颈,直播电商风云迭起。直播业态的流量聚合与挤出效应同时出现,品牌、电商平台、MCN机构与超头主播,进入新一轮博弈期。

而简单的打折促销已不再奏效。

商家需要更加聪明的营销手段,不仅要充分展示品牌、吸引新客,还要科学促成交易并形成复购。用户体验、货品打爆、品牌建设都成了关键。

当低价战争从一年一次“双11”、一年一次“6·18”,变成几乎365天不间断,不再是“C位”的“双11”,告别的不只是自己,也是一个时代。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东方甄选交个朋友掉出双11带货前10#

狂欢16年,双11退出C位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