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位“爱迪生”?这个85后青年点亮保定夜空

9次阅读

6平米焕新保定夜空!一85后青年变身旧灯“重生魔术师”

繁忙的都市夜晚,一盏盏路灯如同城市的眼睛,照亮归家的路。而在这些光芒背后,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赵忠明。

身为保定市城市照明管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城市照明管护中心)材料设备科库管员的他,每日忙碌于主要负责库房管理、材料采购与出入库、道路更换回收材料的处理以及账目结算等工作。

正是日常工作的积累,让赵忠明接触到了库房中那些被替换下来的废旧灯具们。在他眼中,这些灯具还并未走到报废的地步。

在充分了解过库存故障灯具损坏的基本原因后,本着“资源不浪费、资源再利用”的原则,他开始向修旧利废道路迈进。哪怕平常工作再忙,赵忠明每周仍要挤出时间跟库房里的废旧灯具打交道,用智慧和汗水,让原本面临报废的旧灯具重获新生,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光彩。

废旧灯具“重生地”:赵忠明和他的六平米奇迹

赵忠明的故事,还要从保定市动物园中心库房说起。

走进库房,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墙的灯具,它们无一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再配上一张木桌、一台简易电风扇,这个六平米见方的小屋,便成了赵忠明的维修工作室。

工作室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摩擦的味道,这是赵忠明与废旧灯具共度的每一个日夜所留下的独特气息。

“这间库房本来就是存放废旧灯具的,除了日常清点外,我下了班或者空闲时间会直接在屋里检修,也方便一点。”1987年出生的他,面容和蔼,眼神中透露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室外炎热,赵忠明穿着工作服在工作室里忙碌,不出五分钟,汗水就布满了额头,但他的双手却未曾停歇。这份热爱,始于他对“修旧利废”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保定有位“爱迪生”?这个85后青年点亮保定夜空

赵忠明

“这既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也是我们作为路灯工作者的责任所在。”他说,从部队转业至今将近一年时间,他不仅要熟悉库存物品的数量,掌握库存物品的种类、型号、库存的原因,更要熟知库存物品本身存在的基本状态情况。

正是通过对废旧灯具基本情况的了解,让赵忠明产生了试着修修看的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赵忠明潜心钻研获肯定

修复废旧灯具并非易事,需要专业的技术、细致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

赵忠明的同事向记者透露,他修复废旧灯具的那些电力设备全部都是赵忠明自费配置的。“因为我确实自己喜欢研究电路修理这类的东西。当时在部队看见有损坏、有故障的东西就想着拆开看看,修修试试,16年来部队的培养和锻炼,也为我现在现在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从到这里工作之后,就陆陆续续积攒了些专业的修理工具。”赵忠明笑道。

正是凭着这股子干劲,赵忠明获得了城市照明管护中心副主任王国治的肯定:“跟忠明相处以来,发现他有三个特点——肯吃苦、爱钻研、有思路。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钻研废旧灯头,正好和我中心修旧利废的理念相契合,所以我们非常鼓励忠明开展这方面工作,同时也为年轻职工树立了良好榜样。”

从“废品”到“风景”:保定夜空焕发新活力

有了上级领导的支持,赵忠明更是有了前进的动力。

为了提高修复的可行性、修复后的利用率,降低修复的难度,赵忠明要先从灯具的外表、功率等条件下筛选出可修复的灯头,再通过对灯头的检测,找到故障点,对更换元器件进行修复,最终进行通电测试、防水、防尘测试,确保灯具修复后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一系列繁琐而复杂的流程,在他手中变得井然有序、游刃有余。

就连材料设备科科长齐志峰也在潜移默化中被他所影响着。齐志峰告诉记者,该科室平时的主要工作都是由他和赵忠明负责,看到赵忠明下了班后还潜心于旧灯修复工作,自己很受触动,“本来一开始看不懂他具体的操作步骤,但是忠明会耐心讲解,就算不能一次成功,他也会一点点找到问题所在。”

在齐志峰的陪伴下,两人的工作室从动物园中心库房,拓展到巨力大桥库房。原本杂乱无章的灯具“荒野”也被他们收拾成了如今的“强迫症舒适区”。

保定有位“爱迪生”?这个85后青年点亮保定夜空

赵忠明和齐志峰

保定有位“爱迪生”?这个85后青年点亮保定夜空

巨力大桥库房

记者了解到,目前,赵忠明已经修复了30盏废旧灯具,计划中的50盏修复任务正稳步推进。这些原本被遗弃的“废品”,如今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

对于未来,赵忠明满怀憧憬:“我希望能在工作之余把自己修理能力再提高一下。随着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的大力推广,将来的路灯修理也会更加复杂,只有掌握路灯、了解路灯才能干好路灯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照明事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