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持续摸索“走出去”。纵观过往,中国企业出海有2008,2016,2019和2023几个关键节点,不断在扩张和收缩中探索出海路径。直到2023年,对外投资金额和企业数都显著上涨,一些企业、研究机构、媒体将2023年称为“出海元年”。为什么大中小企业都在“豪赌”出海?出海一定能解决问题吗?出海之路又该如何走?一起来看——
近期,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会议活动之“新智造探索——数据驱动工厂转型出海”大会由BAI资本成员企业黑湖科技和智造同行者联盟共同举办。来自产学研三界的超百名专家出席,分享了新消费浪潮的大背景下,大中小企业和工厂的“求生”经验。
上海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专班为大会致辞并介绍道:“目前,龙头的平台企业加快了全球的业务布局,高成长型的平台积极抢占国际市场。”
出海和数字化:不确定下的确定选择
2023年,大型企业、中小微工厂纷纷选择出海。毕马威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样的趋势,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审计合伙人周盛介绍道:“国内资本市场放缓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向海外寻求资本市场的运作,香港是很多企业看的热门目的地。”
● 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审计合伙人 周盛
整体来看,海外市场持续向好、政策利好、降低对于现有市场的依赖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是众多企业选择出海的原因。
对于出海很多年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更好的市场以及公司从海外起步是出海的原因,以演讲嘉宾为例,前者更多是将产品卖到海外,例如蜡笔小新食品和中博智能。后者则以美之高为代表,最早是在印度建厂,尔后虽然公司转回国内,但外销仍是主要渠道。
近几年出海的企业有的源于“早有预谋”,有的源于“偶然机会”,有的则二者兼具。例如,德缆所在的电线电缆行业,即使在国内市场,也是进口产品居多,但他们凭借优秀的质量,在朋友的引荐下,抓住了机会,把生意做到全球。
此外,随着“厂二代”们逐渐接手工厂,出于他们自己的海外生活、求学经验,出海始终是“厂二代”们主攻的方向。接力棒科技执行总监王意介绍道:“从电商出海,到渠道出海,都是二代会去比较关心的问题,海外技术引进、在海外设置新的子公司和技术部门都是常规方式。接班比较成熟后,会开始涉及一些海外的投资建厂。”
正如西门子数字科技CEO秦成看到的:“我们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太多伙伴在豪赌出海,所有伙伴都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
● 西门子数字科技CEO 秦成
出海成为了当下不确定中的解题思路,但也引发了供应链、渠道、合规等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以供应链为例,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导致了部分企业的供应链中断,上游零件短缺逼停下游也时常出现,结合本地和全球供应链是重要一步。并且,由于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不同,标准化的产品不能满足需求,“以需求定产”的诉求强烈,这就引发了对供应链能力的挑战。数字化是应对策略之一。
而数字化也是当下不确定中的确定。秦成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说:“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其实看到有一个答案肯定是确定的,就是数字经济的发展,由硬到软,由软到数据,由数据到AI。”
选择≠路径,出海与数字化难在哪?
明确了方向,但出海和数字化依旧困难重重,问题究竟出在了哪?蜡笔小新食品的CIO陶金分享道:“怎么符合每个国家的制度的要求,如何协同当地的合作伙伴,如何满足每个工艺的要求,怎么保证产能均衡都曾困扰蜡笔小新食品。”利用数字化满足需求是蜡笔小新食品的解法。
落地到实操方面,信息透明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供应链柔性的建设还是生产能力的发展,没有透明的数据,一切免谈。雅浪卫浴总经理蒋继荣分享道:“曾经,我们甚至出现过用整整两天时间,在仓库里翻找一件做好的产品。”
辉哥说螺丝的创始人张振辉也深有体会:“紧固件的仓库存储也十分复杂,经常需要花很长时间在仓库里找货。”
但信息的透明只是开始的第一步,后面紧跟着更多需求,例如同一个企业多工厂间的协作,同一个行业上下游的协作依旧存在问题。以老凤祥为例,老凤祥总经理黄骅介绍道:“老凤祥在全国有6000多家门店,不同于标准化的生产,老凤祥非常多的流程是手工的,还提供定制产品,我们的SKU已经超过5万个。”
如何链接消费者、门店、各地工厂一直困扰着老凤祥。由于老凤祥提供终身质保服务,顾客可能会因为二十几年前的产品提出质量争议的情况,如何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数据,也是老凤祥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问题。
● 老凤祥总经理 黄骅
这也是以黑湖科技为代表的工业科技企业的“初心”。黑湖科技创始人、CEO周宇翔在开场演讲《智造激荡2024》中提到,在2015年创业之初,黑湖科技就在调研中发现,大家以前思考的降本增效,都是从供给端入手,也就是聚焦工艺优化、数据采集、节能减排等方面,很少考虑需求端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该如何应对。
● 黑湖科技创始人、CEO 周宇翔
在过去十年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在对消费者进行极致洞察的基础上,实现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精准营销。新的消费模式对生产方式提出高要求,低成本小批量的定制生产也变得越来越主流。
虽然这种模式能让上游工厂的潜在利润得到提高,但在工厂生产线的协同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工厂做这种个性化的订单极有可能会导致亏本。
当大数据、精准营销普及以后,工厂的单子会变得越来越细碎和富有个性化。所以,如何利用数字化,帮助工厂打造效率更高的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成为黑湖科技创立之初就开始思考的话题。顺着这个维度,黑湖科技成立多年来,也一直在为赋能制造企业的柔性供应链建设而不断发力。
救急+救长:黑湖科技以数据驱动工厂出海
黑湖智造、黑湖小工单、西门子Xcelerator和华为云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方案。这些方案多以数据为基础,融合网络、AI、云服务等技术,帮助企业将生产全线“上网”,进而提升生产管理能力。
从短期看,以黑湖智造和黑湖小工单为例,这类解决方案主要是集中于快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以黑湖智造为例,他通常基于工厂现状和需求为工厂定制解决方案,单工厂上线时间仅需6至8周,随后还会持续更新赋能。
华光集团项目经理许宇霆介绍道:“有时候我们的工单可能只有几百上千件,半天就可以做完,但是我们是分散生产的,对于机器的压力很高,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黑湖的系统将大部分工单集中安排,减少了我们的时间。”
数字化为制造业的升级带来了丰富结果。以演讲嘉宾为例,国泰达鸣最近三年在人员减少了20%的前提下,业绩增长了26%;蜡笔小新食品实现了收入连年超三成增长;德缆把生意从国内做到了全球;沃尔格年销售增长率达到20%。
从长期看,这类解决方案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建设。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上述的供应链柔性等短期成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而以黑湖智造为代表的云端智造协同平台解决方案除了“立竿见影”的改变工厂现状之外,还会提供持续的保障服务,例如工厂运营诊断、行业社群和专家支持,还可以为工厂链接行业上下游企业,将制造业连接成网,持续共创。长久来看,可以实现以数字化推动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方式。
出海和数字化是不确定中的确定,但更多的不确定是什么?怎么找到更多确定?
从现在看过去,成绩证明了努力,从过去看现在,是未知中的奋力一搏。而当下的节点,也是未来的过去,一切依旧未知。等不是办法,“新”智造人们已经开始行动,AI和品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
目前,多家企业探索AI与自身能力的结合都进入了实践期,例如,黑湖智造和黑湖小工单正在植入“利用聊天机器人生成自主式看板、写代码以及一线工人也可以及时地知道和使用软件的新功能”三项AI能力,其余方式还在持续探索中。
“厂二代”们则正在重点探索品牌出海,但下一个智造十年究竟什么样,还需要时间给予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