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器官芯片大厦年底前启用,更多“替身”可为患者试药和任性的孩子相处,父母要以“智”取胜,你学会了吗?

10次阅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颖钰)11月12日,据“南京发布”消息,东南大学器官芯片大厦实体建设已经完成,预计2024年底前可以实现基本功能的启用,选址在被誉为生物医药谷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在不久的将来,走进器官芯片大厦的实验室,跳动的心脏、代谢的肝脏、呼吸的肺……这些“毫米级”的人体器官在巴掌大小的芯片中,经过2~3周的时间就能被孕育而出。

东南大学器官芯片大厦年底前启用,更多“替身”可为患者试药和任性的孩子相处,父母要以“智”取胜,你学会了吗?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南京发布图

器官芯片技术是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顾忠泽教授团队历经十多年的科研成果,通过干细胞、生物材料、纳米加工等前沿技术交叉集成,在人体外构建的一套微生理系统。人体“器官芯片”的功能与人体内器官一致,因此科研团队可以利用器官芯片进行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实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已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器官芯片技术为患者筛选药物。一位六旬患者被诊断为肠癌骨转移,肿瘤严重压迫神经,多次化疗和放疗均不能遏止肿瘤扩散,该院骨肿瘤科在征求患者同意后,联合实验室采用器官芯片技术为患者再造了一个“肿瘤替身”——肿瘤芯片,筛选了七八组用药方案后,终于找到了最佳方案。自2023年上半年开展器官芯片临床研究至今,该科已开展十余例应用。

器官芯片技术也应用到了我国新药研发当中。2023年,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上海恒瑞医药合作,使用人体心脏器官芯片在8个多月的时间内筛选了数百种化合物,筛选出的HRS-1893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研究,成为国内首个采用器官芯片数据获批IND(新药研究申请)的新药。目前,该实验室有20余种、近500块器官芯片在同步进行临床试验。

10月26日,由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起草的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44831-2024)发布。“皮肤芯片”能够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特性,有望成为有效的毒理检测、药物筛选、化妆品评估工具。

目前,多家头部制药、化妆品企业正在利用器官芯片技术进行新药及其它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测试,如辉瑞、阿斯利康、罗氏、赛诺菲、欧莱雅、恒瑞、药明康德等,都已经开始与器官芯片研发机构合作。据全球细分行业调研机构恒州博智(QYResearch)报告,预计2024年至2030年,全球器官芯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1.2%。

“器官芯片技术不仅能作为‘替身’为患者试药,用于精准治疗,还能减少对动物和人体实验的需求,成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顾忠泽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器官芯片技术造福人类,这将是一片千亿级的蓝海。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