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联合举办“2023高金财富管理论坛”,并发布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论坛主题为“居民投资理财行为与财富管理服务”。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发表开幕致辞,高金副院长严弘教授作报告发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信银理财副总裁孙建、蚂蚁财富副总经理郑艳兰进行了主题分享。
屠光绍从居民投资理财和金融体系的关系、财富管理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居民财富和建设更加均衡发展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三个维度肯定了居民投资理财在新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他指出在了解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现状的基础上,需要教育部门、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提升居民金融素养进而改善居民投资理财行为。他期待高金在财富管理的研究和教育领域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解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现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和蚂蚁理财智库于2021年起每年开展问卷调研,并发布相关报告。该报告系“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重要成果之一,平台致力于加强学术界和业界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
《报告》发现,在居民金融健康度方面,采取各类财务管理措施的家庭占比均有小幅下降,设立财务目标和进行财务规划的意识有待提高;将长期理财用作补充养老金的居民比例继续大幅提升,由2021年的10%、2022年的26%提高至今年的45%,尤其是40岁以上群体中,该比例达到了58%。对于产品不了解和产品吸引力不足是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行的最大阻碍。《报告》提出,一方面个人需要提升金融素养,加深对养老相关的认知,尽早着手养老计划的筹备。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增加养老规划服务、买方投顾服务、养老金产品服务的供应,满足居民多元的、个体差异化的养老需求。
《报告》从配置、选品、长期投资行为三方面分析了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特点。《报告》发现,在配置方面,居民的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整体下降,保险配置比例稳中有升,财富管理行业应该顺应不同周期下居民风险偏好的不同特点,提供跨品类的、更符合居民需求的配置服务,建议相关政策也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选品方面,居民更加理性,成本敏感度上升。居民对于基金公司品牌和明星基金经理的关注倾向明显减弱,历史收益仍是投资者购买基金最关注的因素。在长期投资行为方面,居民对理财产品的持有时长分化,部分受访者对投资亏损的容忍度上升。这说明经历过市场波动和财富管理机构持续的陪伴,部分居民更加接受长期投资的理念,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市场的波动。
此外,《报告》发现,尝试过专业投顾业务的人群占比由去年的21%增至今年的27%,居民对专业投顾的信任在逐渐建立。未尝试基金投顾的投资者,最大原因是对新兴业态不了解,持谨慎态度,其次则是认为自己可投资资产较少,没有必要使用投顾服务。《报告》认为,专业的投顾业务应当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多元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之上。当前可投顾资产仅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这或许一定程度限制了投顾能力的发挥空间。
高金教授吴飞表示,《报告》的持续发布旨在观察我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改变,并力图解读变化背后的原因,为居民投资理财提供理性分析视角,帮助居民更科学地配置投资理财产品,同时也为财富管理机构发展个人及家庭投资理财规划业务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