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我们在诚信调查中排名最后时,我和大家一样,感到很气愤。”让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刘世勇气愤的,是2019年6月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该文以捡到钱包后是否用电子邮件联系失主这个标准,得出了“中国人不诚信”的结论。据北京晚报报道,看到这篇文章后,15所大学100多名师生自筹经费,耗时4年,最终推翻了这篇论文。今年7月,这项研究正式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为中国人的诚信正名。
参与研究的刘世勇教授与部分学生 图据本端
现代社会科学发源于西方,所谓的理论方法也都是他们制定的,但用邮件回复率作为诚信与否的唯一衡量标准,科学研究的漏洞显而易见,处处都是对中国的偏见。与西方人的社交习惯不同,大多数中国人不用电子邮件社交。邮箱要么仅限于收发工作消息,要么偶尔用来找回密码,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躺在角落里吃灰”。由中国人不用电子邮件联系失主就得出中国人不诚信的结论,实在荒唐。另外,邮件联系失主并不等同于归还钱包,西方学者既然用归还钱包来衡量诚信,怎么到实际操作中衡量标准又变成了邮件回复率?有偷换概念之嫌。而就是这样一篇漏洞百出的论文,居然还能登在美国权威的学术期刊上,让人气愤又可笑。
长时间以来,西方早已习惯了斜眼看中国,扭曲中国的国际形象。而部分学者更是受西方已有价值体系的影响,披着学术“客观科学”的外衣,佐证自己固有的偏见,带偏了更多不明真相的旁观者。权威期刊的审稿人,难道真的看不出原文的逻辑存在破绽,还是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视角评判他国是非,更愿意相信文章的方法谬误,不会影响最后的结论?西方这种对中国的偏见,已经根深蒂固。
但是中国人在乎,中国师生知道最真实的中国,中国人的诚信水平不能由几个外国学者靠反科学的方法论证。于是中国100多名师生决定好好治治西方人的斜视眼,他们自筹经费,复制西方研究,让事实说话,在全国10个城市500个点位开展实验,历时4年,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公民电子邮件回复率为27.5%,的确不算高,但钱包回收率达到了77.8%。这不仅说明在中国,用邮件回复率直接证明公民诚信度失之偏颇,更说明中国人诚信度颇高。论文实验过程严谨,实际操作规范,用事实狠狠打了西方学者一耳光,最终登上了《美国科学院院报》,为中国人正了名。
西方认为中国人不够诚信,只是他们众多荒诞偏见中的一种;100多名师生让科学作证,给如何打破西方偏见提供了一种解法。如今,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大,来自全球的声音不断传来,我们更要向外讲好中国故事,有力驳斥西方的错误解法,让世界眼中的中国形象可信、可爱、可敬。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