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以科学态度来面对

8次阅读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无论是什么学科的知识,一旦“认死理儿”,那就都成了“迷信”。数理化,随便哪条定理、结论,都是“适用于XXX前提下”,比如“万有引力公式”“浮力公式”等等,都是要有这前半句话的条件约束。把这前半句去掉,只留了后半句,意味就变成了“在一切情况下”,这就是“认死理儿”:放在“光速”条件下,这些公式自然全都不能用了。再去想一想以往所被定义为迷信的那些支言片语,比如结婚要看俩人属相犯不犯冲,“自古白马怕青牛”“兔子见龙泪交流”等等这种话,没有明确说“在XXX前提下”,于是就很容易在实际生活找到“例外”,来驳斥这种规律,将其定义为“迷信”。中医也是如此,很多这样的顺口溜,并没有明确指出“在XXX前提下”,其实原本只是为了方便专业人士记忆而编的,专业人士能明白顺口溜背后的前提,而一知半解的人却不了解,便觉得这些都是胡口八道,都是迷信。中国的各种文化知识,都有个共同的价值观根基:“天人合一”。都是特别强调“时势”的作用:凡事先要“审时度势”,先要看清前提。其实,不光是国学,“审时度势”也是打开任何学科知识之门的钥匙。是“人的迷信”才导致“迷信”,而不是知识内容本身:不去追问“在XXX前提下”的态度便是“迷信”。用这样的态度去处理任何现代自然科学,也马上变成了迷信。比如,一篇临床医学的文献研究,讨论的是某种新药物或新疗法对某种疾病的效果,结论是“有效”。那么,一定会有“疾病分级分期”等等的“前提”下,才是“有效”的,如果不顾这种前提,好像在一切情况下都是“有效”,那么必然在实践中发生惨痛的教训:已经回天乏术的终末期的患者,为了展示某种新产品新技术的“神通”,偏就要选这样的患者来用,结果,必然是用一次失败一次,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神通”一下变成了“完全没用”变成了“迷信”。好端端的凝结了多年心血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终被弃之不用了。这不是新产品新技术的问题,是人的思想的问题。如果思想不纠正,换什么新产品新技术也是同样的问题。哪有什么“在任何前提下”都有效的产品?哪有什么“别的都不行,就这个行”的产品?这种“迷信”的思想,根源在于“失诚”“失信”,也在于“惰性”:也许一开始是出于某种商业目的而故意夸大其辞,哗众取宠。但说得多了,自己也就信以为真了,真的以为是“在任何前提下”,然而,事实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一旦付诸实践,再狂热的迷信也终会被现实啪啪打脸。哪怕是什么“资深专家”、“院士”等等身份加持,也不例外。所以,始终要以科学态度来面对:凡事都要追问一句“在XXX前提下”,就能有效避免走到邪路上去。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