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新型文化业态才能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文化产业才能迅速发展,文化市场竞争力才能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作者 | 鞠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既有科技硬实力的竞争,又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创新高地,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需要建设我们时代的科学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推进科学文化建设,正是要立根于中华文脉,梳理检视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历史,探寻蕴含其中的科学文化特质,从一脉相承而又推陈出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也要立足当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结合新时代科技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富成果,彰显科学文化的时代意义。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推动科学文化建设,还要加强科学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科学故事,为全球科学文化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拓展世界眼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融合中丰富科学文化的内涵。
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在于鼓励创作优秀的科学文化作品,持续提升科普科幻作品原创能力,打造新时代科学文化精品力作,从科学文化的视角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今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召开,这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幻盛事首次来到中国。近年来,随着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一批科幻作家的崛起和以《三体》为代表的一批科幻作品的问世,中国科幻在世界上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也更加深度融入本土文化中,成为科学与文化交融的典范。在此次科幻大会上,中国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部作品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的前因后果为主要内容,将文化、历史与科幻相结合,书写了科学文化的精彩篇章。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科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文化正在形成,科学文化建设恰逢其时。
新/刊/速/递Read the new issue of the magazine first
栏目·科学探奇
据估计,在加拿大,每年因鸟撞而死亡的鸟类个体数量多达 1600 万~ 4200 万只。在美国,这一数字可能达到了惊人的 3.65 亿~ 9.88 亿只。
栏目·真相
白霜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巧克力的颜值,也影响了巧克力的口感,因此,巧克力商家和巧克力爱好者都很讨厌白霜的存在。这是因为巧克力起霜了。说来有趣,人类食用可可已经三千多年了,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起霜的问题。
栏目·聚焦
来自中国的棉花品种遍布肯尼亚大地,雅万高铁带给印尼人民前所未有的交通便利,“丝路电商”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这些只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科技合作的缩影。
栏目·万象
冬季是老年人肺炎的多发季节。老年人患上肺炎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本文介绍了老年肺炎患者的病因、症状以及护理措施。
2023开启订阅季
《科学大观园》2024年订阅开始啦!
想了解最新的科学前沿吗?
想避免被谣言欺骗吗?
想掌握实用的科学知识吗?
《科学大观园》全部可以满足你!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267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
阅读“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