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希平著
据史料记载: “考古证实,我国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殷商就是商朝,距今只有三仟伍佰年。而一些著名学者撰文说: “在史前陶器上普遍见到的“刻符”具有文字的性质。”
当我在景德镇涌山旧石器时期遗址考古、发现一件神秘文物“豆”碗,瓷碗底部的内侧看到两刻符:
时,啥文字?像英文字母。
我考古、发现“豆”碗那是二 O 一 O年我和江西六位考古所的专家,以及外省的三位共十人都见到这一神秘瓷碗,是青瓷还是瓷碗?刻符是啥文字困惑了专家们的双眼。
直到二 O 二四年,中国还没有一位古文学专家、考古学家站出来破译远古时期中国各地出现的“刻符”、“文符”是啥文字。因此,景德镇涌山旧石器时期遗址出现“刻符”、“文符”就更没人关注。
近年来不断有媒体记者,电视台记者来到景德镇见我,媒体记者见到就问“豆”碗是啥年代?“文符”是啥文字时?我不能忽悠他们,必须回答、破译。经过长达十余年时光,终于在二 O 二四年国庆节破译成功。
“华夏始祖——景德镇涌山遗址与史前文明”。
“走进景德镇涌山遗址——看人类文明的足迹”。
这两篇科学论文分别在解答、破译涌山遗址“文符”。而且还破译、解读了仰韶文化彩陶上的“文符”,以及中国其它遗址古陶上的“文符”。
我再来破译文符:
“T”这个文符在新时期时期彩陶上出现,是啥文字?那一时期的中国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卯隼结构建造木质房屋的科学技术。
我研究、分析、确认是祭祀天神,摆放祭品的展示平台;到了甲骨文时期就变成了“
”,这个样子的文字;到了现代文字就成了“示”字。
这三个文符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出现,我研究、分析、确认是表达草木的文符,在不同的季节表示不同的“文符”。
这个文符,是长得茂盛时节的草木;
这个文符是秋冬季节枯萎时的草木;
这个文符是稻谷或者是水果成熟时往下垂的模样;到了甲骨文时期就变成了
这样的文字;到了现代汉字它就是“阜”字,阜字是果实茂盛的意思。
这个文符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出现,我研究、分析、确认它是“坡”字,左边
这半边是一人滑倒的样子,右边这一
撇是一土坡,认同我的观点吗?
这个文符,多像是英文字母,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出现,谁能识别嘞?我们的祖先已经把狼驯化成狗了,成了伙伴关系,帮人看护家园。我研究、分析、确认它是进出房屋的狗洞,
右边一竖,并带一小横是墙体,左边一圆是洞,它就是“洞”字。
这个文符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我研究、分析、确认它是生长茂盛的草丛。
这个文符,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我一看就能识别它就是和小溪有关联,流淌在石头间里水的样子,叫山川的“川”字。
这个文符,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出现,它不是数学的壹字。我研究、分析、确认它是远古时期的“竹片”,和“结绳记事”有关联,结绳记事这句词不难理解,光有绳线有啥用?字写在什么地方,字只有刻写在竹片上,刻写在甲骨上,刻写在青铜上,书写在纸上,对吧。用绳线串起竹片就能成记事的文章。
竹简当纸,用线穿起来,这样就出现了“结绳记事”,“竹简”两个词。“结绳记事”和“竹简”在新石器时期开始盛行,直到汉朝。中国在汉朝开始发明创造了“纸”,“竹简”就开始消失。
我们从电视剧里见到战国、秦、汉时期的皇宫,皇帝手里出现的文件就是“竹简”。
这个文符,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出现。远古先民们在旧石器时代末开始走出洞穴,开始迁移到河边筑屋生活、开始种植稻谷,农田干活遇到暴雨得找个避雨的地方,为此就有人想到了建个亭子,我研究、分析、确认它是“亭”字。
这个文符,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出现,一竖是表示一段木材,左边向上、向下二根斜线表示树枝,我研究、分析、确认它就是被劈开成片的木柴,到了今天汉字时代,它就成了
字。
这个文符,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彩陶上出现,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也出现,是啥文字?甲骨文时期也有这一“X”古文字,我研究、分析、确认这一文符有二个含义,一、它是斩杀动物的“杀”字,二、治理族群犯错的成员,杀杀恶性犯罪行为;到了现代文字,它就是“杀”字的意思;现代文字,“乂”字,和弋同音,是治理的意思,你看我说得对吗?
“族群社会”进化到“国家文明”社会第一道槛必须有文字。“文字”它是传承先辈们创造科学、技术、文化最有效的方式。“文字”、“围城”、“金属”这三项都成功实现了,那族群社会就进入了国家文明社会,为什么文字排在第一,可见文字的重要。
从考古学来看中国文字就不再是从商朝,距今三仟五佰年开始有文字了。而是更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文字,它就出现在景德镇涌山遗址。
涌山遗址的文符,它是华夏文字的始祖,华夏文明的始祖。
人物介绍
余希平,著名陶瓷艺术家,学者,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