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密码,复旦上医余宏杰团队研究登上《科学》

9次阅读

破解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密码,复旦上医余宏杰团队研究登上《科学》

研究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模式对制定流感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今天记者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关于季节性流感的全球时空传播动态及驱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

驱散乌云:追踪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动态

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和我国每年周而复始地流行,每年可致全球300至500万重症病例、我国9万例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超额死亡。过去100年里,全球暴发过4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1918年西班牙H1N1流感、1957年亚洲H2N2流感和1968年香港H3N2流感,以及2009年甲型H1N1流感。

流感病毒是20世纪以来唯一可引起周期性全球大流行的病原体。尽管国际科学界在流感的流行病学领域已开展多年深入研究,遗憾的是,还无法突破关键理论和技术,以驱散头顶的两朵乌云:精确解析流感疫情在全球每年周而复始的发生规律、时空扩散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面对这一国际科学难题,余宏杰团队采取渐进式理论和技术突破的思路:首先从疾病自然史出发,突破疫情发生规律,然后再解析个体和群体的疾病负担,最后确定其特异的传播网络和演化机制。在前期深入研究和积累基础上,余宏杰教授还发现,新冠大流行给所有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也带来了“机会”:尽管感染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但新冠大流行期间所采取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其传播的阻断作用是共通的。

在余宏杰教授指导下,博士研究生陈志元从描述大流行期间全球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入手,发现其整体活动水平显著降低,并且B/Yamagata谱系自2020年3月后似乎“销声匿迹”,但伴随全球针对新冠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逐步解除,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又逐渐恢复。

破解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密码,复旦上医余宏杰团队研究登上《科学》

带着这个“初步验证”,余宏杰开始思考如何剖析新冠大流行对季节性流感流行的影响。他将目光投向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国际顶尖系统进化研究团队,开启跨学科、跨区域、跨语言的国际合作研究,携手共同破解国际科学界的难题。

抽丝剥茧:解析季节性流感的传播模式与驱动因素

新冠大流行期间施加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打破了季节性流感传播的“常态”,目前,国际科学界尚未揭示其从“扰乱”到“恢复”的全过程。

2023年6月至8月,余宏杰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重建了新冠大流行前、中、后全球季节性流感的传播模式。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撑了前期发现。

尽管结果令人兴奋,但余宏杰决定投入更多时间来细化研究方案。

余宏杰团队整合全球流感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基因序列数据和人群航空流量数据,将全球分成了12个区域,在贝叶斯系统动力学的框架下重构了大流行前后中等四个时期的季节性流感传播模式。

结果发现,季节性流感的活动水平和区域间航空流量均经历了“下降后恢复”的过程。研究发现,大流行后期(2023年5月-2024年3月),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的模式和强度已基本恢复至大流行前水平。

本研究识别了全球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传播关键区域,明确了针对新冠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区域流感病毒进化/循环独立性的影响,以及大流行后流感传播模式的稳健恢复以及新型流感毒株起源地的不确定性,强调了加强呼吸道病原体的病毒学和基因监测、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策略和监测方向的重要性。研究结果对未来大流行的综合应对提供了实证依据,将加深大流行情境下对季节性呼吸道病原体传播和进化的理解。

《科学》杂志编辑及审稿人对论文高度评价说,“研究结构和内容丰富”“新冠大流行为流感传播提供的研究视角是独一无二的”“研究提供了对季节性流感谱系动力学的最新理解,也定量剖析了大流行期间人群移动模式的变化在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的作用”。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志元是此文独立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双聘PI余宏杰与牛津大学Moritz Kraemer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Philippe Lemey教授、皇家兽医学院Oliver Pybu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