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韵时评丨运河 “潮” 济宁 澎湃向未来校花婚后被喂到330斤,生育困难,丈夫:不准她减肥 怕被别人抢走

12次阅读

大众网评论员 李慧

从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古道,到集装箱巨轮的港航浪潮,强港兴港,对于济宁而言,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

“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活动在山东济宁龙拱港举行启动仪式

11月5日至7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指导,济宁市委网信办等全国多地网信部门主办,澎湃新闻、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承办的“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盛大启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现代化港口、企业、物流园区等地,沉浸式感受济宁蓬勃发展的活力。

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港+产+城”彼此融合,将勾勒出怎样的图景?

港航强基 打造多功能现代化大港

建设条件优良的现代化大港是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只有把港口做大做强做优,才能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济宁牢牢把握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济宁市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的机遇,立足《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引领,高水平编制《济宁港产融合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一港五区、五点协同”的港口优化方案,为强力推进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突破发展提供了遵循。

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智慧化、绿色化,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

龙拱港

自动化轨道吊升降腾挪装卸集装箱,无人集卡满载集装箱来回穿梭在港口和堆场之间,货船、进港的火车和汽车鸣笛声交织回响……济宁创新打造了江北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智能化内河集装箱示范港——龙拱港,为港口智慧化转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京杭大运河首批新能源智能船舶顺利下水

不仅仅是港口智慧化,锚定国家绿色智能船舶发展规划及“绿色智能化造船、造绿色智能船舶”的核心理念,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内河标准化船舶制造基地——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积极对标海船生产技术标准,运用自主可控的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致力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积极引领内河船舶制造业向“数智化变革”迈进。

2024年1-9月份,济宁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7417万吨,同比增长43%;集装箱吞吐量29.8万标箱,同比增长105.1%,稳坐山东省内河航运“第一把交椅”。

物流畅达 架起贸易互联互通之桥

航运是全球货物贸易的生命线,不仅支撑着贸易的流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近年来,济宁聚焦“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目标,全力突破3大核心产业,依托“丰”字型运输网络,构建以多式联运、绿色智慧及供应链为核心的港航物流体系。

中欧班列开进龙拱港

2023年新开通扬州、常熟、常州、泰州、张家港、万州集装箱航线6条,2024年新开通杭州下沙、菏泽成武、河北沿海港口等3条集装箱航线及越南胡志明、泰国林查班等2条外贸集装箱航线,累计达26条;“济苏绿色穿巴”成功首航,构建起鲁苏协同发展的水运物流体系,畅通了济宁—苏州物流大通道:中欧班列开进龙拱港,铁路货物可直接从龙拱港“下水”,沿运河到达长三角及长江一带,水路货物也可沿新兖铁路“翻山越岭”,又为济宁市港航多式联运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梁山港

从济宁港出发,向西全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直达“长江经济带”,向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向北沟通“环渤海经济圈”,构建起“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全国性互联互通大通道。

目前,济宁市船舶可通达50多个港口,物贸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2个城市,国际物流拓展至10余个国家。

以港聚产 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产业是连接港口、城市的纽带,是港城空间互动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临港产业是港产城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济宁按照“前港后园、错位发展模式”,规划建设梁山煤钢物流园区、邹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6个临港百亿园区,深挖港口流量蕴藏的“金矿”,将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江北粮食物流园

比如,依托春江港建设的江北粮食物流园,2024年上半年完成粮食贸易量48.12万吨,港口物流中转量64.26万吨,粮食仓储26万吨,营收12亿元;依托太平港建设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具备年造新能源船240艘、维修100艘的生产能力;依托梁山港建设的钢铁物流加工基地,2024年上半年钢材销售加工11.5万吨、增长35.29%;港航装备产业园上半年制造集装箱434个、罐车165台,分别增长3.33%、56.05%。

运输物资的货船穿梭不息

此外,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大运河上的“京东”的融汇物产,便是“港贸船产建融”一体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融汇物产整合营贸、物流、金融、平台、采购、港口、煤炭、船舶制造等30余家权属企业优质资源,设有上海、青岛、郑州、榆林等10处办事机构,累计串链客户740余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8个省市,全力推动济宁港由装卸港向贸易港、物流港、信息港和金融港转型。

运河 “潮” 济宁,澎湃向未来。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拔节生长的适港产业、蓄势腾飞的港口经济……在“港+产+城”彼此融合的考题上,济宁推进“航道网、港口网、物流网、产业网”四网合一,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港航强市建设交出“济宁答卷”。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