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Science双螺旋引擎驱动科研新范式,2024科学智能创新论坛在复旦举办

10次阅读

AI for Science双螺旋引擎驱动科研新范式,2024科学智能创新论坛在复旦举办

  11月11日,以“AI for Science双螺旋引擎驱动科研新范式”为主题的2024科学智能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复旦大学、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西湖大学、上海创智学院及集智俱乐部共同协办。

  全球顶尖科学家和行业翘楚汇聚一堂,围绕AI与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材料、气象气候等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应用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前沿智慧,展望未来趋势。

  论坛上,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Planet Intelligence @ Climate、女娲-生命流体大模型、女娲-基因导航大模型以及女娲-生物结构大模型等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的发布。同时,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下称“上智院”)联合复旦大学、集智科学研究中心和阿里云,共同发布了“科学智能前沿观察”。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的颁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AI与基础科学的深度融合将开启AI for Science“双螺旋引擎”共振驱动的科学研究新范式:一方面,AI在科学研究中逐步走向核心地位,成为科研突破的新引擎,AI将极大加速和扩展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能力边界;另一方面,基础科学的第一性原理和知识将成为AI向AGI进化的根本驱动和扩展引擎,下一个AI领域的里程碑很可能来自Science的启发。

  在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上智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漆远分享了对科学智能生态的发展洞见,并发布了《科学智能前沿观察》。

  “科学智能前沿观察”涵盖AI for Science、Science for AI和科学智能基础设施三个维度,其中,AI for Science的前沿方向包括垂直领域科学大模型、融入先验知识的AI模型、基于LLM模型的科学研究、从提出假设到自动验证的AI科学家,以及复杂世界的多智能体建模;Science for AI的前沿方向则覆盖了物理世界的第一性原理和科学启发的可解释AI新架构;科学智能基础设施前沿方向包括合成数据和新型智能计算。展望未来,面向可信可解释的科学世界模型和上述九个方向共同构成科学智能十大前沿。

  漆远表示,AI与基础科学的深度融合,将开启AI与科学“双螺旋引擎”共振驱动的科学研究新范式。上智院联合合作伙伴,发布科学智能前沿观察报告的初心,就是希望推动和支持更多AI和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深度融合无缝合作,共同探索科学智能的新未来,打造能够自主发现复杂世界未知规律的“AI爱因斯坦”。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