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参考报
入冬,各地滑雪场陆续开板,新一轮冰雪“热”蓄势待发。随着我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消费者对冰雪运动服装、器材等的需求与日俱增。记者了解到,小到冰刀、雪板,大到造雪机、压雪车,产业向“新”力不断增强。当前,不少企业、园区加快布局,推动冰雪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新雪季来临,位于吉林省的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今年新投建的滑雪靴自动化生产线正加速运转。一双双自主设计研发的滑雪靴从这里发出,成为滑雪爱好者飞驰雪场的滑雪利器。“我们根据亚洲人的脚型、行走习惯进行研发。”公司总经理曹国清说,目前企业正与度假区、滑雪场等洽谈合作,预计滑雪靴年产量将达30万双。
近年来,冰雪领域的新产品呈现越来越多科技元素。使用智能滑雪鞋垫,滑雪过程中的双脚压力、运动加速度、滑行路径等数据轻松掌握;穿上发热雪地运动鞋,其中内含的柔性电池和弹性加热片可以在零下25摄氏度的雪地中持续供热2.5至5小时……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持续推动冰雪产业发展。
加快材料、零部件等技术突破,加强跨领域跨学科融合。例如,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联合中国一汽等企业将航天领域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和气动外形设计技术应用于雪车,研制出碳纤维雪车。随着创新深入,冰雪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国新办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的信息显示,我国已形成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器材。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截至目前,我国有冰雪装备器材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
一些国产冰雪品牌已然崭露头角。卡宾在冬博会现场发布全自动造雪系统及全自动造雪机鲲鹏SU8,华冰体育加快浇冰车研发创新……
加快发展冰雪产业,有关部门和地方纷纷打出政策“组合拳”。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加强冰场、雪场用装备标准研制,加快适用国际标准转化,填补国内冰雪装备器材标准空白。在张家口高新区,冰雪产业主题基金为冰雪装备企业融资发展提供支撑,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企业生产的冰雪装备器材已在10多个大型雪场和国家项目中投入使用。吉林、黑龙江等多地因地制宜形成产业集群。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意见提出,围绕冰雪竞技与冰雪旅游需要,发挥重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加快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说,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推动包括冰雪装备在内的体育器械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同时持续推动冰雪装备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用户单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研发。
此外,记者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将在群众性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上继续加大供给,加大对冰雪运动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适合群众参与的冰雪运动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