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程课落地盲人学校 为视障儿童“再开一扇窗”异性之间送礼物或给予特殊照顾,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7次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璟瑄 记者 张渺)“同学们,从今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月球护卫任务中,我们学到的AI基础工作步骤是什么呀?”“数据收集、训练和推理!”近日,在北京市盲人学校,三年级视障儿童们上了堂无障碍版的“AI编程第一课”。

“AI编程第一课”是腾讯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于2023年9月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致力于为全国零基础青少年启蒙AI和编程。2024年年初,腾讯继续联合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图书馆、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北京爱百福视障人士关爱中心,共同定制开发了“AI编程第一课”(无障碍版),帮助视障青少年平等接受AI和编程教育,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如何帮助视力障碍的孩子们感受AI技术的魅力?在课堂上,中国盲人协会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特聘无障碍测评体验师王超作为主讲老师,以特殊动画片的形式,让同学们主动与动画角色一起完成剧情任务,并循序渐进地了解AI编程最基础的知识和逻辑。

“对视障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声音。”王超告诉记者,在所有需要传授知识点的部分,都是运用声音元素来辅助视障儿童理解和参与课堂互动。

主办方介绍,针对视障青少年的实际情况,“AI编程第一课”经过多轮试课与共创,在课件内容、教学辅具、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无障碍优化,例如给视频动画增加旁白解说,方便视障学生理解剧情任务;创新性开发“声音教具”,替代传统实物与图片教具,便于视障学生在课程中自行操作课程任务;课件排版放大关键知识点字号,同时在保证字体颜色对比度满足4:5:1的要求下,以对色盲、色弱学生更友好的颜色突出内容重点。

北京市盲人协会副主席曹军表示,面向健全儿童的传统编程课,都是靠各类图片和卡通来辅助孩子们学习,但如果使用盲文来刻意呈现这些图片,对于盲人小朋友来说仍然很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我们把AI的知识以声音的形式来体现,把多种声音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区分,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借助声音模拟对图形的理解。”他认为,这样的模式值得在全国盲校进行推广,也可以扩展课程上的应用。

随着AI大模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特殊教育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北京市盲人学校副校长张秋兰提到,“目前,国内多数盲校开设的信息科技课程,主要围绕基础软件操作教学,师资充裕的学校则在开展Python、C++等程序设计语言技能教学。‘AI编程第一课’的突出特色是让孩子们沉浸式‘玩中学’,理解AI原理,并在兴趣驱动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对盲校信息科技课程的有力补充。”

学习AI编程课,也给盲童的未来发展“开了一扇窗”。在中国残联-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运营负责人刘洪宇看来,青少年越早拥抱AI和编程,未来可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我们当初开发这门课程,就是希望通过互联网科技以及平台的连接能力,助力教育资源惠及每一名青少年,尤其是那些教育资源不充足地区的孩子。现在定制开发无障碍版,也是想让残疾孩子能和健全孩子一样,平等地拥有AI编程启蒙教育的机会。”刘洪宇说。

对于人工智能和特殊教育领域的融合,北京市盲人协会副主席、海淀区盲协主席张志锋认为,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科技优势,研发更多助残的产品辅助学校办学,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教学环境和质量。

“也许孩子们有一天会想起来,曾经有一个姓王的老师教他们学过AI最基础的知识,知道AI工作原理是什么样的,希望这在未来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王超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正文完
 0
网站地图